代写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
代写音乐体育艺术教学立项书
代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书
代写发原创职称论文毕业论文
课题开题报告科研立项申请书
代写企业项目申报立项申请书
代写科研课题结题成果报告书
代写科研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代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代写
提高医药卫生科研课题(省级)申报的中标率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分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攻略
·查新报告 ·结题报告
·医学论文 ·格式规范
·外科医学 ·中初教育
·经济金融 ·药学中医
·行政社会 ·农林食品
·理工基础 ·神经麻醉
·心脑血管 ·内科医学
·护理医教 ·文化文艺
·体育外语 ·机械材料
·法律军事 ·高教职教
·建筑电气 ·基础医学

名称:研友工作室
电话:0760-86388801
手机(微信):13380876598
邮箱:qsxkk@vip.163.com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网址: www.zsyy.com.cn
QQ:51643725
微信二维码:

业务联系
案例范本
柳州市促进产教融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添加时间: 2022/10/5 14:18:0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柳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柳州促进产教融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立项依据,意义。负责人标志性成果,学术代表作,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等科研情况。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趋势等。限定3000字。

1.1立项依据和意义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集中表现为产业竞争,产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世界各国出台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政策,推动产教融合和应用。美国政府公布的2019财年政府研发预算重点”备忘录中提出推进校企及政府合作与地区振兴方面工作。由美国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了产教融合能力。2018年德国政府出台《现代产业战略2025》报告,宣布重点资助在人工智能领域新增100名教授和扩展人工智能中心建设,将更贴近服务中小新型企业。法国政府针对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政府研究机构及高等教育机构,成立了卡诺研究所网络包括34个研究所,是欧洲第二大应用型研究所联合体。可以看出,产教融合已成为世界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国内情况看,产业、教育融合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2020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强调要通过“深化产业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产教融合”。党和政府为促进产教融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国家技术融合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和《促进产教融合行动方案》(国办发〔201628号),而产业部也制定了《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指引》等政策,目的在于有序推进区域性产教融合示范工作。通过政府一系列行动部署,产教融合工作得到深入推进,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产业、教育加速产业化,产业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得到改观。但总体上看,产教融合中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难题,科研教育融合率仍偏低,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能力仍待提高。

柳州市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及产教融合受到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柳州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柳州产教融合,加快推进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技术融合服务机构,20194柳州产业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发布了《柳州产教融合补助实施细则》,持续为提高产教融合效率做全方位努力。柳州市社会事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20186月发布),在郑两院院士14人,院士工作站89家,全市共组织实施产业项目1336项;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融合平台。获得国家产业进步奖9项,省级产业进步奖38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0128件,2018柳州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产业事业稳步发展,硕果累累。但由于长期以来体制和机制制约,柳州产教融合仍面临一些障碍和矛盾,企业与创新源的“断层”使研究与开发、知识和技术难以直接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等提供服务,产教融合效率与江浙、北上广一带相比还有进步空间。因此,借鉴先进经验,创建适合我市的促进产教融合机制,提升柳州产教融合水平是适应新时期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紧迫需求,对柳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负责人标志性成果,学术代表作,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等科研情况。

1)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

2)代表性著作、教材及文章

3产教融合案例

1.3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趋势

产教融合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产教融合分析、产教融合政策研究、某一领域或行业产教融合研究、产教融合评价研究等内容。如彭飞在对天津市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立分类激励考核机制、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等方面提出促进天津市高校产教融合对策。黄乾和杨楠分析了河南高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鼓励积极参与等对策。王立忠阐述了农业产教融合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王冰对国内外关于农业产教融合的概念、农业产教融合的模式等进行阐述。郑鹰和韩朔等人建立产教融合技术标准评价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

国外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某一领域的产业、教育融合、大学与产业融合的关联、产业、教育融合评价等。如Sunil Kumar等人讨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设计与技术融合过程;Monica Castaneda等人评价了产教融合对电力技术设施的影响;Andrew B. Phillips对医疗保健领域的产教融合进行了综合评价;Patricia Talbot以马拉维为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教育、技术和融合之间的紧密关系;Jiao Wan等人讨论了拥有硕士点大学中产教融合方法应用;Rebecca Bell-Metereau讨论了剑桥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和伦敦大学的技术教育融合Bonfante Larry讨论了技术专家往企业家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Leiting Li讨论了基于灰色统计评价和分析网络法的产业、教育融合风险评价方法。

综合国内外研究,目前产教融合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当前的研究内容处于点状分布,多集中在某一领域或某地区的产教融合产业融合效果评价、大学与产教融合关系及融合过程研究等。总体来看,对于产教融合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完善,缺乏对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产教融合模式、产教融合过程和机制等内容的系统性研究。因此,在当前研究基础上,解决产业、教育影响因素、产教融合模式和机制等系统化研究将是近年研究发展趋势。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主要问题及创新点、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限定3000

2.1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1)解决产教融合系统性理论研究不足问题。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除了教育本身复杂外,其参与主体的身份较多如高等院校(校、院、教授、学生等)、科研院所(院、分所、主研发者、其他研发者等)、技术融合机构(知识产权机构、平台、技术融合中心等)、企业(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律所、财务公司、基金公司(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校企业合作基金等)等,这么多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参与主体参与在产教融合的庞大体系中,需要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作为依据。当前对于产教融合研究主要以点状进行,缺乏系统性研究。本课题拟对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模式、产教融合评价标准和方法等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和研究,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理论,为产教融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解决国内外产教融合经验借鉴问题。产教融合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产教融合机制、产教融合政策、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因此对美国、德国、法国等产业融合率排名靠前的国家,以及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等产教融合率较高的城市和地区产业、教育机制、模式和政策进行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分析出对于柳州产教融合的启示和借鉴。

3)分析解决柳州产教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柳州产教融合现状,总结出产教融合主体、产业、教育产出、产教融合平台、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政策等多方面的经验,寻求可能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解决影响柳州产教融合因素分析问题。

4)解决促进柳州产教融合的具体机制构建、政策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产教融合,关键是要进行产教融合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推进柳州市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本课题拟在遵循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相关法制法规基础上,提出符合柳州市实际状况的产教融合机制以及组织管理制度和政策,以构造更为高效的柳州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更为有效地解决柳州产教融合问题。

2.2主要创新点

1产教融合机制理论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更为完整的系统性产教融合机制理论,包括过程、途径、平台、主客体因素及相互关系的产教融合理论体系。

2柳州产教融合机制实施方案。依据产教融合基本理论,结合柳州产业、教育资源配置、产业、教育产出、产教融合接收端等状况,提出柳州产教融合机制。并给出实施方案和步骤。

3柳州产教融合机制促进措施。在构建柳州产教融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柳州产教融合促进新外围措施。

2.3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首先讨论产教融合机制、产教融合模式、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及产教融合评价等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产教融合率较高的国家和国内城市地区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出得到的启示和借鉴。结合柳州产业、教育及其融合现状、经验和问题,构建出包括机制和政策在内的柳州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为柳州产教融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产教融合概念特征的界定,产教融合最新研究进展调研,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研究,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项目将以区域创新网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对产业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框架性描述,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运作逐步深化,探讨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和政策思路,揭示其动力与激励机制。本项研究将在分析现行管理机制理论的基础之上,明确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定位和在促进产教融合中的权责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探索建立产业、教育、工商、人社、财政、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合协作机制。丰富产教融合的理论体系。

2)国内外产教融合经验借鉴研究。针对国外创新及产教融合发展情况,主要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先进国家产教融合政策、产学研合作机制及项目、产教融合平台构建等现状、数据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国内则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产教融合率较高的城市产业、教育政策、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等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可以给柳州产业融合带来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3柳州产业、教育现状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柳州产业资源的配置状况分析,如柳州市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等资源统计数据及分布状况,柳州产业项目、科研活动开展活动情况和论文、著作权、专利等产业、教育产出状况研究;柳州产业融合过程及要素分析,如柳州产教融合相关主体分析,柳州产教融合平台,产业、教育信息服务,柳州市当前产业政策及产教融合机制研究;柳州产教融合效益分析;柳州产教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等。

4柳州产业、教育机制构建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柳州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柳州产业、教育产出、产业、教育研发主体、融合主体等相关要素特征,提出柳州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产教融合综合性对策报告。通过制订引导性产业政策,建立恰当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积极互动,促进产业资源,特别是知识、信息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集成创新,充分发挥官产学研战略协同的优势。为柳州产教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为更好地创建柳州产业创新及融合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5柳州产教融合促进措施研究。对柳州产教融合运行的优化措施研究进行研究。

3.计划进度2000

2021.07-2021.08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教融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产教融合相关要素及相互关系等。撰写该部分研究报告。

2021.09-2021.10  优秀产教融合经验借鉴研究:包括先进国家产教融合政策及实践,国内北上广深地区和城市的产教融合政策及实践分析及借鉴。撰写该部分研究报告。

2021.11-2022.01  柳州产业、教育现状分析:包括柳州产教融合各类数据搜集及整理(科研教育数据、科研人员数据、科研平台数据、科研教育融合平台数据、优秀企业数据等)、柳州市科研教育融合机制及政策研究,柳州产教融合经验总结及问题分析,柳州产教融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撰写该部分研究报告。

2022.02-2022.04  柳州产教融合机制及政策优化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究提出柳州产教融合优化机制,并进一步提出提升柳州产教融合效率的政策措施。撰写该部分研究报告。

2022.04-2022.06  完善各部分研究,撰写综合研究报告。

4.预期达到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目标3000

4.1阶段性研究成果

1产教融合基本理论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产业、教育概念、特点,国内外最新研究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产教融合相关要素分析;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分析;产教融合效果评价体系。

2)国内外产教融合机制及政策调查报告。主要通过资料调查形式,查阅国外先进国家的产教融合机制及政策;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实地调研方式调查北上广深等国内产教融合率较高城市的机制、模式及政策等经验;总结其优缺点完成启示及借鉴总结报告。

3柳州产教融合现状调查报告。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掌握柳州产教融合相关各项数据,形成数据报告;通过对各类数据分析、柳州市当前产教融合机制、模式和政策现状分析,形成柳州产教融合现状分析报告。

4柳州产教融合机制及政策优化研究报告。在前面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柳州产业、教育研发、产教融合、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提出贴合柳州市实际状况的产教融合机制及政策报告。

4.2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为柳州产教融合综合性研究报告。将各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整理和和汇总,形成包括:产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国内外产业、教育经验启示与借鉴、柳州产教融合现状分析、柳州产教融合机制构建与政策制定的完整综合性报告。为柳州产业资源配置优化、柳州产业、教育有效融合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创建和优化柳州产业创新及融合生态系统,促进柳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研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07-2009 智尚代写联盟-中山研友 电话:0760-86388801 QQ:741287446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邮编:528402 皖ICP备06008952号-11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
  • 立项可行性
  • 医学论文投稿邮箱
  • 医学学报医科大学
  • 滋润烧伤膏抑菌性的相关研究
  • 诊疗规范化研究临床观察表
  • 研究生导师通讯录电话
  • 全国政府采购办公室电话负责人通讯录
  • 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地址通讯录
  • 四川省政府采购部门通讯录
  • 医学期刊电子版
  • 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协议书
  • 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立项协议书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形式审查要
  • 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研友出
  • 中成药农药残留检测研究现状
  • 右旋糖酐铁与乳铁蛋白、维生素联合治疗
  • 肾内科科研项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