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题领域研究的概况
武术是我国的一种社会文化,它的现代化传播一直是武术界乃至体育界比较关心的话题。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更加推动了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的传播步伐。近年来世界各地也相继举办了多场世界级的武术比赛,2013年有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新加坡国际传统武术大赛等;2014年有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国际旅游岛武术大赛等;2015年有“新獬豸杯”第十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南海国际武术大赛等;2016年有“传承杯”第十四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湖南国际武术大赛等。近几年国际性的武术赛事逐渐增多,接受中国武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一些武术爱好的研究者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刘军通过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提出武术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应注重的环节,并且要不断开发武术的健身功效及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陈振勇、郭志禹认为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实质是不同身体文化的互动,运用“临界正态分布方法”对武术运动发展理论假设的探讨,为审视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会使亚、欧、非各国经济与政治联系更加紧密,也会使各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必然对武术走向国际化有积极的影响。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少研究者对互联网下的武术文化传播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王丽娜等提出加强武术信息的生产和有效利用,根据上网人群的需求来改建武术网站等对策;于翠兰通过互联网武术资料的检索,并提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规范武术内涵,发展专业网站,增加网站技术含量;刘晓泉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上网调查法,对我国多个武术实名网站以及其他一些国内国外的非武术类网站的主页及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并为我国的武术网站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刘君迈通过访谈的形式阐述了武术文化从古代一脉单传的师徒延续,到遍地开花、城乡公开的口传身授,再到网络信息化的无界限传播。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通过互联网的助力,促进中国武术“走出去”目标的逐步实现,让世界更有效的关注武术、理解武术和学习武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符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求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可以使沿线各国更加深入地进行文化交流,使各国互相借鉴对方的文化优势,使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还能使世界文明逐渐走向多元化。武术作为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将这种社会文化的瑰宝推向国际化,不仅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求,它为中国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
(2)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武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自身优势的过程中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一项“软实力”,促进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合作和政治文化交往,也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不断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沿线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加强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的传播,能够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同时,增加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当今世界的和平。中国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身体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变化不断发展的,是中华民族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让沿线各国人民对更加了解中国武术,并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奠定一定的社会基础。
(3)方便外国友人更好的了解武术文化
随着武术的国际化,与武术相关的文字、图画和影像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快捷的互联网为武术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也是人们认识武术的一种最快捷、最简便、最直观的途径,它对把武术推向奥运会、走国际化道路起到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综合性、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传播信息的方便性以及不受地域与空间的限制等优势,极大的方便了外国友人了解和学习武术文化。
(4)补充和丰富传统武术现有国际传播媒介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空间、时间、边界和现有媒体的限制,使得各种形式的武术信息能够以图片、动画、文字、声音、影像的方式,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做到持久、即时、海量、全方位、多侧面、深层次地在全世界传递,避免了传递过程中信息的丢失、遗漏和误传。传统的武术文化传播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图文记载和出版发行书籍等媒介传播方式,与这种传统的人际交流和大众传播的文化交流方式相比,互联网补充和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媒介。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学术思想方面的创新
第一,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国际友人进行了采访调查,根据外国友人的喜爱特点及网络中武术文化的点播量,对应该传播什么样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内容进行筛选,选择传播最有代表性、最能吸引外国友人的武术部分。
第二,利用互联网传播武术文化时,对武术文化进行创新,突出武术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的鲜明个性,形成一个以文字和图片、武术比赛视频、武术教学视频和武术文化思想宣传的系统,反映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武术文化价值,把“技击”和“武德”相统一, 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哲学观、伦理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健身观。同时,随着武术在全世界的传播,中文讲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武术学习的需要。因此, 在编配视频以及宣传武术文化时加入了不同语种配音和不同语种字幕,方便各国朋友学习。
(2)学术观点方面的创新
第一,在武术文化的宣传过程中,课题组经过讨论,采取了将武术当作文化产品进行推销的措施。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课题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视频、图画、动漫、声音等将武术这一文化产品修饰的更具有人文色彩和魅力,适应国外友人的兴趣和需要,体现出当今社会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在推销的过程中还增大了宣传,利用网络、电影、电视等现代化设施宣传介绍武术的特点、作用及其健身娱乐价值,使各国人民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武术的练习队伍中来,逐步扩大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武术这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闪闪发光。
第二,课题组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人才流动,借助留学生的力量将武术带向世界,同时也积极向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生推广武术,让他们对中国武术有更多的理解,使他们在业余时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武术教授给他们的朋友及家人等。此外,我国的留学生更应该了解武术文化,以便在外留学时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武术,促进武术文化走向国际化。
(3)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
本课题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调查以及对国外友人的访谈,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友人对武术文化的兴趣点,推动了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利用行动研究法,不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真正实现让行动者进行研究,因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课题的顺利开展。
4、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工作方案:
(1)研究思路
1)课题组成员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计划及方案。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国外武术爱好者的需求状况,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传播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武术文化。
4)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极大优势,形成一个以文字和图片、武术比赛视频、武术教学视频和武术文化思想宣传的系统,将“技击”和“武德”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反映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武术文化价值,保持武术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的鲜明个性,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哲学观、伦理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健身观。
5)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媒介,抓住武术文化和互联网的特点,运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形式,满足国际武术爱好者实时学习武术的需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界。主要采取的途径如下:
①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举
② 将武术简单化、标准化、产品化
③ 创新武术文化
④ 合理将武术当成文化产品进行电子推销
⑤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人才流动
                   (2)工作方    案
           
5.本课题研究的准备情况
(1)资料方面
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并结合教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研究认证。
(2)资金方面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建立专项活动资金库,保障诸项活动的开展。
(3)师资方面
课题组成员均由骨干教师组成,学历都达到硕士以上,其中还有4名副教授,他们都曾获得各级各类荣誉或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获奖,数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4)领导支持
学校领导科研意识浓、教育科研的组织实效性强,投入大量经费,增添学校网络、信息设备,保障课题负责人和全体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5)信息技术方面
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为项目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题所需的多种技术条件都具备,对课题研究的管理较为严格、规范,有较完善的管理、奖励制度。
(6)时间方面
本课题准备用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资料的收集、文献的研究以及课题的研究实践进行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