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我申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于2020年5月立项,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标准。我采用调查问卷分析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分阶段进行课题研究。先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20年3月-2020年4月)
主要工作有:认真做好研究的起步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做出认真分析研究,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研究方向,并撰写了立项申报书,上交专家评估检验。
2020年3月份,我对我校学生和老师分别进行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收上来后,我们及时汇总、分析,根据问卷结果撰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调查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列举了我校道德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确定了我们所要采取的措施。
2020年4月份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论,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文献。
2020年4月我们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案并撰写立项申报书,上交专家的评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0年5月-2021年5月)
主要工作:
2020年5月,经常课题成员前期的不懈努力,我们通过了市教研室专家评委的验收,正式立项。
2020年6月,我们课题组向专家组提交了开题报告书。
2020年7—2020年10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实际教学,从实际教学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既能够补充课程内容,又可以延伸课程内涵。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价值观多元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如何让学生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价值观,并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之下科学行动成为了学校育人工作需要重点把控的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教书育人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阵地,自然也担当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应积极建设与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相符合的特色性课程体系,促进核心价值观要素的渗透与多元整合,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2020年11月召开座谈会,就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优点及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2020年12月-2021年1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实施,对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2021年2月对课题组研究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收集、积累相关的材料,撰写论文和案例。
2021年3月-2021年5月,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材料,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开阶段研讨会,并撰写中期报告。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有序地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并及时做好先进方法经验的交流、累积,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
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拓展了认识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开展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去学习、去思考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进行了有主题、有实践、有反思的案例研究,初步形成情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实现了学生从认识感悟的理论学习,到体验实际生活能力的提高,努力使学生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大部分学生能学以致用,改变人生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更有修养的新一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而实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目标。
3.通过源于生活的实例,具有可读性、代表性的生活素材,师生共同从中得到感悟,产生共鸣,丰富了师生的内心体验,提高人了文素养,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让道德与法治课课真正成为提升道德的舞台,遵守法律的舞台,了解国情的窗口,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载体,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4.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按照情感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上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明确的学习目标,用具体的情境辅助完成教学任务,用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用必要的课堂检测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各个环节不同情境的创设,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直观的感性刺激,并同时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获得了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观点,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掌握知识、锤炼能力、升华情感,学生在自主自愿的情境下,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实效。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实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本课题在实践研究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践,教师授课模式、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课题在研究成果上,有学生调查问卷、探究实践课例、研究反思、教学科研论文等,具有系列化、多样化的特色。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文献学习、教研讨论、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思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情感体验活动,进行优质课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
本阶段的研究的具体成果:
1. 课题教学案例设计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李素琴
《公民基本权利》
周展鸿
《公平正义的价值》
周展鸿
《自由平等的真谛》
周展鸿
《自由平等的追求》
周展鸿
《依法履行义务》
周展鸿
《公平正义的守护》
周展鸿
《多彩的职业》
周丽容
《夯实法治基石》
周丽容
《走向共同富裕》
周丽容
《凝聚法治共识》
周丽容
2.优秀教学论文、获奖证书;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李素琴 潮州日报,2020年5月20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
李素琴 潮州日报,2020年7月1日
《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初中教学中》
李素琴 汕头日报2020年8月3日
《初中道德与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李素琴 2020年普宁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 李素琴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渗透》 李素琴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 李素琴
《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李素琴
《借助时政热点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巫锦炎2020年普宁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索》 巫锦炎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王炎发
《课题研究个人体会》 王炎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思考》 黄书佑
《浅谈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周展鸿
《浅谈法律、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周展鸿
《浅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周丽容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周丽容
二、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都处于教学一线,理论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2.课题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总结,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3.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研究的具体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展开。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总结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认真整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方面的认识体系。
3.做好研究过程的材料收集、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4.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各种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5.继续完成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论文的撰写。
6.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继续进行资料的整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本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四、预期成果
1.教学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论文、获奖证书等
2.课题调查报告、结题报告
3.课题研究过程的相关资料(课件、教学实践案例、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课题研究小结与反思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